找到相关内容1310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评夏莲居《无量寿经》会集本

    莲池、印光诸祖,都是人天共仰的法门龙象,不仅修持弥深,而且学识渊博。比如说印祖,本身又是一位学贯天人的儒学泰斗。但照《读本序》来看,自古至今,这些历代祖师,悲悯「初学遍读为艰」之心,都不及夏莲居,其修学...

    释思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224955345.html
  • 近二十年大陆关于“人间佛教”的研究及有关理论问题的思考

    提出的超脱生死轮回的解脱理想,本身就表达了佛教对人间苦难、人生的悲悯以及对永超苦海之极乐世界的向往,透露出了对人生永恒幸福的一种追求。”[70] 楼宇烈教授认为:“佛教本是一种出世法,但它具有积极的...

    董 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61455521.html
  • 悠久绚烂的中国壁画艺术

    156窟的“张议潮夫妇出行图”,画中车马奔腾人山人海,气象万千,振人心弦,都是磅礴千古的作品。也有不少画面看去使人发笑 (如《吕洞宾卖草鞋》)、使人悲悯(《舍身饲虎》)、使人产生信心 (如《化城喻品》),...

    秦岭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62255526.html
  • 无瞋即是戒 心净即出家

    内涵。那么,佛戒有没有这样的特定内涵呢?如果有,其根据何在呢?  应该说,不淫[12]、不盗、不杀、不妄、不遭酒败确实具有其它戒律所没有的东西。  那是什么样的东西呢?  是智慧,是解脱自我、悲悯众生的...

    恒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44556063.html
  • “解脱道”与“菩萨道”

    :一是希望菩萨念本愿,悲悯众生苦,二是念佛的功德未圆满,不应就此入涅槃。这时菩萨还生本心,行六波罗蜜以度众生。此后,才是真正的不退转,不退转入二乘!   4、 无生法忍菩萨,舍末后生身,得法性...不生不灭的智慧。  (3)《大智度论》说七地菩萨证得“无生法忍”,此时观众生空,欲入涅槃。这时诸佛劝请,希望菩萨念本愿,悲悯众生苦,并思惟佛的功德尚未圆满,不应就此入涅槃。菩萨经佛的劝请还生本心,行六波罗蜜...

    释厚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51656081.html
  • 《辨中边论》探微(2)

    有情心无悲悯。自在有三障令不得自在,一匮闻生长能感匮法业故,二少闻,三不修治胜三摩地。   能障的烦恼为三十种,所障的善法为十种。那么,哪些烦恼障碍了哪些善法呢?“颂曰:如是善等十,各有前...想成佛,想发菩提心,就必须有菩萨的种性、成佛的种性,这点非常重要。如果缺乏菩萨和成佛的种性,那么,菩提心根本发不起来。在这个世界上,有许多人缺乏悲悯之心,压根就没想到应该去帮助别人,这也和缺乏菩萨种性有关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2056516.html
  • 学佛无他唯求见性,欲求见性必须观心

    学佛无他唯求见性,欲求见性必须观心   一、学佛无他,为明心见性而已   心中心密法三祖元音老人在《略论明心见性》里说:“我等众生,无始以来,迷失本来,认妄为真,唤奴佐郎,妄起贪嗔痴,造业受报,自缠自缚,无解脱时。愚者无知,安受困苦而不求解脱;智者知生死事大,苦海无边,于求解脱而苦无其门……释迦文佛,悲悯众生,出苦无由,应现世间,教化众生,四十九年随顺时节机宜……委屈开示二种根本:一者无始生死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2656523.html
  • 用六度四摄打造云南企业文化

    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。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:“你为什么要这么做?”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:“我要去拿燃料,我还要再回来!”这就是菩萨的精神。如果我们的企业面临危难,我们的员工都能以这样...

    众 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74157128.html
  • 博学家洛桑土登尼玛(当代的米拉日巴)上师简史

     口念迁识咒往生,        念之时便迁入极乐城,  这是神通力吗?令人惑疑。    但有少数人心眼为魔所崇,  害心放出暗箭如狂雨,      您虽看到却不起嗔心,  反生悲悯之情诚希奇。   ...

    巴东主 恰嘎·多杰才让 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01557301.html
  • 西藏佛教文学

    痛苦和失望的折磨将罪障消除无遗;第三章,得师尊悲悯摄授,得到成熟解脱的教授;第四章,在上师身边观修,生出证验之苗;第五章,掌握教授,因梦兆启示得单传教授后离开上师回归家乡;第六章,借助外缘明白了轮回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14357385.html